房屋托管首选:

400-0311-054

上海:今年争取完成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8万套(间)

2022-07-21 12:43:22 作者: 绘家

近日,市房管局局长王桢做客“2022上海民生访谈”系列节目。节目上表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工作。年初,确定了全年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7.3万套(间)的目标任务。一年安排的工作量就达到了五年规划新建筹措47万套(间)总量的1/3以上。加上去年建设筹措的6.7万套(间),两年可以完成五年规划总量的一半以上。

当前,我们正在抓紧推进,通过新开工项目建设、非居住项目改建,以及存量项目认定纳管等多种渠道,截至6月底,已完成建设筹措12.4万套(间),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1%。

我们还要努力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力争再多做一点,加大筹措力度,争取全年完成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18万套(间)。这些房源将来的供应方式,包括面向社会供应和单位、园区自主建设并面向所在单位、所在园区定向供应等多种方式。今年全市计划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间)。其中,我们将遴选一批户型和价格适宜的项目,重点保障在沪就业且无房的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等对象,让他们安心就业、安居乐业。

微信图片_20220702170925.jpg

对照国家部署要求,本市将公租房、单位租赁房,以及各类享受政策支持的租赁住房中符合条件的房源,全面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制度设计主要有五个特点:

一是准入广覆盖。申请对象不限上海户籍、不设收入线。基本准入条件是在本市合法就业且住房困难。合法就业以劳动合同等为依据,住房困难按照家庭在本市一定区域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确定。

二是租金可负担。初次定价在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的九折以下。后续保持租金稳定,根据经济社会水平租金价格调整时,每年调价涨幅不得超过市房屋管理部门监测的同地段市场租赁住房租金涨幅,而且最高不得超过5%。

三是租期更稳定。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设计的本意就是要稳定居住,租赁合同期限原则上不少于1年、不超过3年,鼓励出租单位与承租人签订2年、3年期的租赁合同;合同到期后,入住对象经复审仍符合准入条件的,可继续租住。

四是户型小而美。新实施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70平方米以下户型住房建筑面积占项目住房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在配租标准上,明确三人以下家庭和单身人士可以入住二居室及以下户型,二孩、三孩家庭可以入住三居室及以下户型,出租单位也可以将多居室户型拆套安排使用。

五是公共服务全。本市的实施意见专门就配套公共服务支持政策单列一条,保障性租赁住房承租人及居住使用人可以按规定在租赁房屋所在地办理居住登记、非沪籍的可以办理《上海市居住证》,上海户籍的可以办理社区公共户落户,并相应享受未成年子女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

今年全市廉租租金配租家庭的月平均补贴金额已达2550元,较去年大幅度提升了46%

去年下半年,根据2018年廉租住房准入标准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变化,综合评估各方面条件和可能,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制定廉租住房相关政策标准调整方案,主要包括放宽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调整廉租家庭的分档区间标准、提高租金配租家庭的租赁补贴标准等,并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

与先前实施的方案相比,其中,新方案收入准入标准放宽27%、财产准入标准放宽25%,租金配租家庭租赁补贴标准总体提高近30%,幅度都相对较大,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保障力度,继续扩大政策受益面、提高廉租保障水平,兜牢兜稳住房民生保障底线。

此次政策调整,除了面上标准的整体放宽和调整外,我们还对退休老人家庭、收入水平相对更低的家庭、单身家庭等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家庭,给予了适当的政策倾斜,力争做到政策更精准。比如为尽量减少因退休工资正常增加而退出廉租保障的“悬崖效应”发生,在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确定上就兼顾了社会平均退休工资调整因素。考虑到1人、2人家庭的人均生活成本更高、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在就医方面有刚性支出等情况,对这两类家庭的收入和财产准入标准,在一般家庭基础上又上浮了10%,同时在租赁补贴标准上也上浮了20%。

新政策标准实施后,本市廉租住房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基本居住”的托底水平进一步提升。1—6月份,全市共新增受理家庭2250户,新增配租家庭1394户,受理户数同比增长约93%、配租户数同比增长约23%;我们分析了一下,新增配租家庭中约有40%为政策放宽才符合条件的。同时,由于分档区间标准调整和租金补贴标准调整的双重叠加利好,今年全市廉租租金配租家庭的月平均补贴金额已达2550元,较去年大幅度提升了46%(2021年全年平均为1742元),廉租住房的托底保障功能更加厚实,新政策标准的各种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此外,在全面实施廉租房申请“一件事”改革后,廉租住房的常规性申请材料减少了75%,办理环节优化简化了60%,办理时限整体压减30%以上、部分家庭压减70%左右,实现了线下申请可“只跑一次”、配租办理可“零跑动”、部分情况简单的家庭可“全程网办”。目前,新办理家庭中,约有25%的只需携带身份证、填写申请表即可在15天左右申请成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新申请的受理和审核进度,同时继续对“一件事”改革进行专项优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尽最大可能方便保障家庭申请办理廉租保障,全力保障好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坚决兜好基本住房民生保障底线。

今年截至6月底,加装电梯完工439台,施工中1869台

2022年,我们在去年加梯“四梁八柱”政策体系基本构建完成,良好社会氛围逐步形成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数字化赋能基层、优化管线配套、加大规模化推进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努力使本市电梯加出更快的速度,也让更多的群众获得电梯加装带来的便利。具体来说:

一是开发加梯微程序。为了更好的赋能基层开展居民意愿征询工作,我们依托加装电梯信息系统,开发了加梯微程序,名字叫“梯小二”,也就是做好加梯服务的店小二。通过微程序,拓宽业主意愿征询渠道,小区业主可以通过此程序表达加梯意愿,居委可以线上及时掌握业主的真实想法。

二是建立管线迁移协调机制。加装电梯“麻雀虽小”,但在实施过程中,既有土建工程,也有安装程序,还有管线搬迁配套项目等,管理环节多,协调事项多,建设时间长。为了解决管线协调问题,今年,我们在充分了解基层意愿基础上,加快建立了“一路发起、多路协同”的工作机制,依托加装电梯管线迁移平台应用场景,街镇作为发起主体,在业主签约完成后,可以一键发起管线迁移协调需求。市、区相关根据工作职责及时回复意见,主动开展项目的前期踏勘,管线迁移方案的编制,协调明确迁移交底日期等。对踏勘意见、交底日期未及时上传的,系统会自动及时进行预警,有效避免电梯基坑开挖后,施工时间协同不同步造成的时间延误,确保迁移工作按时推进。

三是加大规模化推进力度。前面也提到,加装电梯是个协同性很强的工程,零星式、个案化加梯推进在项目成本控制、管线迁移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所以,我们还是鼓励以规模化推进为着力点,按照能结合则结合的原则,推动整小区全楼栋批量化实施,通过同步征询、同步设计、同步评审促进加装电梯提质增效。对符合条件的零星加装电梯项目,鼓励打包纳入旧住房改造计划,提前协调、统一实施,解决管线移位和相关配套费用难题,为居民减负。截至6月底,加装电梯完工439台,施工中1869台,我们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在居民群众的共同支持下,能够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打开手机站

Copyright © 2020 河北淘房房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400-0311-054 备案号:冀ICP备2020026172号-1 技术支持:盘信数字建站

遇到问题?请给我们留言

请正确填写您的电话,我们尽快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