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络上流行一种关于预防新冠病毒的“妙招”:每天用盐水漱口3次,完成后,喝水5分钟,可以预防新冠病毒。传言还称,因为新冠病毒只能在喉咙中存在,之后再慢慢侵袭至肺部,当受到盐水刺激时,该病毒会死亡或从喉咙中流下来并在胃中经胃酸浸泡销毁。
对此,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感专家督导队组长黄敏捷表示,此为谣传,市民切勿相信。黄敏捷说,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但是特定条件下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环境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病毒侵入人体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会与人体内一种叫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受体蛋白结合进入人体细胞后大量繁殖造成多脏器受损。“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在感染者的鼻咽、胃肠道等都可以检测到病毒,它并不单独生存在人体喉咙中。”而且生理盐水或居民自己配比的淡盐水都不具有消毒作用。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这些都是体外使用,或者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
绘家青年公寓
黄敏捷提醒市民,75%酒精可以作为家庭常用的消毒剂,方便实用,可以用酒精小面积擦拭台面、门把手等高频次接触点位,不要喷洒酒精,同时,存放到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以防引起火灾。对于家庭日常使用的餐具,可以煮沸15分钟进行消毒。日常生活中要养成勤通风、勤洗手、正确选择并正确佩戴口罩、掌握咳嗽礼仪、保持一米的社交距离、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盖马桶盖再冲厕所等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绘家青年公寓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这么做
一、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良好习惯要保持
1、勤洗手。要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或含有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2、不要用脏手触摸眼睛、嘴巴、鼻子。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用臂肘遮挡住口鼻。
4、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5、室内经常通风,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二、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个人防护不放松
1、少聚集。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2、一米线。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3、戴口罩。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应按规定佩戴口罩。
4、健康码。公共场所主动出示健康码、配合体温监测。
5、查核酸。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核酸检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绘家青年公寓
三、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农贸市场顾客要注意
1、按要求佩戴口罩。
2、主动接受体温检测。
3、保持一米社交距离。
4、优先用扫码付费。
5、离开市场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
四、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农贸市场从业人员要注意
1、每日自我健康监测。
2、按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上岗。
3、注意与顾客保持距离。
4、注意手卫生、勤洗手。
5、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报告并及时就医。
五、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倡导文明健康饮食新风尚
1、健康饮食,爱惜粮食。
2、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3、肉类及海产品烧熟煮透。
4、不食用野生动物。
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
1、学习健康知识。
2、做好健康监测。
3、增强社会责任感。
4、科学防控,不紧张、不松懈。
七、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讲科学、严防控、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一米线、用公筷、健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