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福州市政府官网信息显示,10 月 21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现场会在福州召开。住建部副部长、住房保障司司长等领导出席会议,福州、上海、杭州、广州、厦门、西安等城市政府领导在会上作出经验交流。
住建部在福州召开
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现场会
10 月 21 日至 22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福州、上海、杭州、广州、厦门、西安等城市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倪虹出席会议并讲话。
保障性租赁住房
不设入线门槛
会议指出,《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印发后,特别是 7 月 22 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推动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是按照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顶层设计,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对本地区住房保障体系进行了完善,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二是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等在广泛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城施策,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加供给,科学确定 " 十四五 "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上海、广州、深圳计划 " 十四五 " 时期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分别为 47 万套(间)、60 万套(间)、40 万套(间),均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 45% 左右;北京市正在编制 " 十四五 " 住房发展规划,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比将不低于 30%。
三是充分利用《意见》明确的各项土地支持政策,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园区企业、住房租赁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等积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注重实现职住平衡。
四是注重把握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的政策导向,坚持小户型、低租金、面向新市民和青年人,各地均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青年人,不设收入线门槛,以 70 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福州探索形成多种土地供给模式
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在会议上,福州市政府领导表示:福州市始终坚持 " 房住不炒 ",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为抓手,积极盘活集体用地、工业用地等土地资源,探索形成多种土地供给模式,初步构建了 " 公租房兜底、保障性租赁住房主导、共有产权住房补充 " 的住房保障体系。
接下来,福州市将按照住建部的部署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